2019年8月11日 星期日

重返蘇滬 | 姑蘇的一方靜穆 | 2018-2019 Winter

喜歡古建築的旅人們
除了民居官宅(如古鎮、王府)、官式建築(書院官署、祭壇)、
園林(皇家、私家園林) 再來就是廟宇佛寺了
( 還有另一類屬性特別的--陵寢 )

當然 上述是不甚精準的分類
古建築領域廣泛 精深
涵蓋的不只是 旅者視覺上的建築本身
從結構、形式、材料、藝術(彩繪、大小木作)
甚至是布局、風水
都可以衍伸出一門深刻的文學、哲學及科學範疇

( 嗯 不多說 實力不在線 也說不了太多...... )

如果單就旅行欣賞的目的
寺廟就我認為 算是在官方與民間之間過渡的一個建築
他不屬於生活空間 有一點距離 卻又是心靈信仰的依賴
他也不屬於官方 卻又承攬著如同治理者一般的規範及引領


北寺塔 photo by Kuan Yu


撇除專業的欣賞及考究
廟宇是另一處能讓你體驗到旅行當地人民信仰生活的地方

就上述所說的古建築分類
其實許多寺廟都還包含了園林的部分 稱為 " 寺廟園林 "
而這篇所要說的 位於姑蘇城內的 " 北寺塔 " 及城外的 " 西園寺 "
皆包含了寺廟園林的成分

北寺塔

北寺塔位於 姑蘇古城約中軸線位置的北側上
其寺名應該為報恩寺 塔為北塔
故整個寺名俗稱 北寺塔

據蘇州友人 漪漪表示
蘇州城區的建築物 皆不能高過北寺塔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城市規劃規定 註1
這在地小人稠的台灣是不可能發生的
不管是為了城區的景觀天際線 還是古城的風水......考量
我覺得這都是一個對於當地文史、城鄉風貌具有一定重視的做法

photo by Kuan Yu

而欣賞中國傳統寺廟建築 除了建築物本身外
其中佛像、壁畫等藝術形式 
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不過這部分 因為沒什麼研究所以就不另外說明😂

寺廟一般來說布局就是從 " 山門 " 開始
從中軸線開始有各大殿 進而圍塑成多進的半開放式空間

北寺塔不能登頂 
所以中軸線就是走走看看而已
因為行前功課沒有做那麼完備
所以也不知道在寺的後方一個小圓洞門出來後
竟然是一處園林

我想應該跟蘇州園林常出現的 "西宅東園 " 的佈局有關係








photo by Kuan Yu

北寺塔的園林 跟私家園林不太能相提並論
他沒有那種私家園林的錯落層次
但卻有遠離城中 置身郊區自然的感受
我想是因為它的假山疊石皆採用的 " 黃山石 " 而不是 " 太湖石 "
( 私家園林 水岸多採太湖石 遊賞及觀賞的假山 多為太湖石 )
大塊石頭 以及 地形起伏的堆砌
加上種植綠蔭成林的大喬木
( 私家園林 主要之觀賞植栽 多為有花賞、有姿態觀、有寓意品的灌木或低矮喬木 )
所以整體感 比起私家園林的玲瓏精巧 它顯得更為端正穩重
















photo by Kuan Yu


photo by  Chopper

門票 RMB $0


西園寺

西園寺位於姑蘇城外 離留園很近 
依據網路資料敘述 
當年在建造留園時 曾把旁邊的歸元寺納為宅園
留園當年稱東園 而歸元寺就成了西園

會選擇來這裡
也是因為米姊提及
他說這邊可以看500座羅漢
是的 一個驚天的數字吸引了我......

沒做事前功課的幻想 500座羅漢啊!!!
是怎樣的一個場景呢?
然後腦海中就浮現出了各種不同大小、材質、造型的羅漢像
就像那種發掘到的宗教遺跡一樣 

然而事實是......
羅漢殿裡面的羅漢像 幾乎是同個大小
大概是人2~3倍 放在架高的檯子上用玻璃罩著
而材質是泥塑金身
(怕拍照對神明不敬 就沒拍了)

儘管不是幻想中的樣子
500座陳列一塊兒也是很震撼了
真的每一座都長得不一樣 名字也不一樣!!
也可以依循指示 選擇羅漢像進行卜卦
像是解籤詩的感覺......
(不過我們最後也沒找到到底要去哪裡解......)

說說寺廟吧
寺廟很特別的是和周邊融為一體
它的照壁與牌樓及山門隔著京杭運河
以"福德" "智慧"兩座橋 相連
進入山門後 整體布局就非常的規制




 photo by Kuan Yu


而在鐘鼓樓的地方
我們又展現了 "磁吸喵喵"的體質
是的 我們又遇到了小橘
嘗試去調戲後 就順利的誘拐了  >/////<
一隻非常親人的喵
不過非常有趣的是 當我們蹲著要摸摸牠的時候
牠就非常喜歡鑽到人的屁股下
可能當時天氣冷又偶爾飄個毛毛雨吧
屁股下比較溫暖吧~~~~~~不懂喵喵的明白




 photo by Kuan Yu

西園寺的西側有一池 中間有湖心亭
這部分也是比較能看出他前身為園林的部分
不知道是否因歷代變遷改建的原因
這部分打破了西宅東園的布局常規


 photo by Kuan Yu

整體來說 除非你對佛教塑像、文物有特別的喜好
其布局除了入口照壁部分較特別外
在其他 尤其是園林部分 就沒甚麼太值得欣賞的部分了

PS.另根據當地友人所述 西園寺附近有一間素齋非常棒

 photo by Kuan Yu
-------------------------------------------------------------------------------------


註1

依據上述北寺塔所提及的限高規定 
找到了下列法規資料
⟪ 蘇州市城鄉規劃若干強制性內容的規定 ⟫
列舉其中第四條 幾個條款

(三)水巷兩岸新建臨水建築簷口高度控制在3~6米,不得破壞沿河傳統建築風貌。  
(五)古城內除觀前、南門地區外,不得新建大型商貿設施。
(六)古城內不再新建醫院、學校及行政辦公樓。
            現有醫院、學校及行政辦公樓控制其建築規模和用地規模的總量,不得擴大。
(七)干將路、人民路兩側50米範圍內新建建築簷口高度不超過20米,建築最高高度不超過24米。
(八)干將路、人民路以外的其他道路紅線寬度在大於等於24米的道路兩側50米範圍內沿街介面建築簷口高度,
            按二分之一道路寬度控制,建築最高高度不超過18米;
            紅線寬度在大於等於18米且小於24米的道路兩側30米範圍內沿街介面建築簷口高度,
            按二分之一道路寬度控制,建築最高高度不超過15米。 
            古城內除上述各項規定以外的其它地區:住宅必須按雙坡屋頂處理,
            建築層數不超過3層,簷口高度不超過9米,建築最高高度不超過12米;
            公共服務設施及其它建築簷口高度不超過12米,建築最高高度不超過15米。

另外第四條第九款也針對古城內的建築視覺風貌進行了統一


(九)建築色彩應當以黑、白、灰為主,體現淡、素、雅的城市特色。

第七條則保障了古城內的街道紋理

   古城內不得破壞水陸雙棋盤格局,保持古城傳統空間肌理,嚴格控制道路寬度。
   嚴禁破壞水系,河道寬度嚴格按規劃執行,不得隨意束窄,不得填塞、佔用。

基本上我覺得能看完上述條款的人 真的值得嘉獎👍👍👍

( 如果你喜歡看法規 我有一篇關於中國古建築的保存也提了多條規定 ←←←到底誰喜歡看法條 = =||| )

除了蘇州 中國其他古城也有相關的限高規定

2.北京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年) (草案) ⟫  相關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