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遠離老街熱鬧的精華區
往人潮不多的地方走去
如果你遇到郵局 就代表你走對方向了
沒有老街的喧囂 隱身在小巷子中
你的心會在尋找的過程中
逐漸的安靜下來
然後去細細的品嘗 享受這家店帶給你的美好
它是Migration Cafe and B&B 遷徙咖啡民宿

20160916 台灣 新竹內灣 遷徙咖啡民宿
photo by Kuan Yu
美麗的老闆娘是我的大學同學
不過在這邊 我不分享它們的房間和飲品輕食
我想分享的是他的用心
遷徙他是一棟百年老建築 民居空間
據老闆娘說 原本附近的房子都一樣是老式的建築
只是經過歲月的洗禮 大部分都翻修改建了
剩下同排的幾間還保存著
對於賦予老建築一個新的生命和價值很重要
對於如何保存它原本的足跡、溫度
以及如何在全新不同的使用上能夠滿足
也是一很重要的課題
這些東西
對於環境設計科系畢業的我們
是除了在咖啡店與民宿的經營上
對所學 對價值 對信仰的另一種實踐
遷徙真的很用心
復古的藍色漆讓寧靜的街道有了些生氣
那個生氣 不是活潑跳躍的
建築原本的木構造立面
讓活潑又靜謐地下來

20160916 台灣 新竹內灣 遷徙咖啡店門
photo by Kuan Yu
落地窗里漫出暖黃的燈光
打開門
感覺不到其實你身在百年建築裡
就是一個溫馨別緻的小餐館
對於老建築的修整 難度是很大的
第一個問題就是
如何在老舊破敗與時間痕跡裡做取捨
哪些該留? 哪些該整?
哪些該修? 哪些該建?
我覺得遷徙把能把照顧到的都保留了
把對於未來至於目前所需要舒適安全使用的空間都重新修整

20160916 台灣 新竹內灣 開放式廚房及吧檯
photo by Kuan Yu
走往一樓後方可以慢慢感覺到老空間正在甦醒
有一個天然採光的座位區
因為一些牆體與結構的破敗
對於空間的布局做了些修整

20160916 台灣 新竹內灣 遷徙咖啡天井一隅
photo by Kuan Yu
採光來自天井
老闆娘說原本天井的位置當時是用來當廚房的
有點小不足是我覺得天井少了點綠意
在中國傳統建築中
一些小天井 小院落都有其別緻的陳設
一株蕉 一束花 一盆景松
他會帶給你一方新天地的感覺

20160916 台灣 新竹內灣 彩繪門及牆面擺設
photo by Kuan Yu
在一扇手工彩繪門後
就是民宿房間了
詢問了一下原本的空間格局
我原本以為是跟鹿港或是一些傳統形式街屋一樣
建築主體很長 中間有開一些天井
但老闆娘說不是
原本後方的空間比較雜亂
有點像加蓋的混和空間
不過依然也是老式的建築
也因為這樣有機的空間
在民宿區多了趣味性的小院落
民宿房間的牆是重建的
但還是完好的保留了原本的木構房樑
一間是閣樓形式的四人房
一間是雙人套房
還有另一間雙人的房間位在咖啡廳的二樓
房間都很細心且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本建築的溫暖
在裝潢布置上也是有偏像美式鄉村的風格
很意外地與台灣傳統木構紅磚建築相契合
通往咖啡廳二樓
在原建築的木頭樓梯發出的咖咖聲響中
你會發現氛圍又不同了


20160916 台灣 新竹內灣 老樓梯
photo by Kuan Yu
你會發現保留更多更多的歷史
樓板 牆面 窗框 閣樓樓梯 樑柱
搭配著復古的家具
以及從一樓就開始延續的乾燥花







20160916 台灣 新竹內灣 遷徙咖啡二樓各隅
photo by Kuan Yu
空間 是我們日常生活周遭最容易忽視的
可以感受到舒不舒服 可以感受到喜不喜歡
卻很難感受到它的細緻
到了遷徙
我們可以感受到這是個舒適美好的空間
但其實當中構思及設計規劃的細節
才是造就整個完美空間的基礎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老屋再利用或改造的小店
但很多時候
保留卻不見細膩
改造卻不見規劃
翻修卻不見連結
一個執著於空間細節的食宿咖啡
它的服務及品質肯定也是細膩的
有時間可以去走走 細細品嘗
我想美麗老闆娘也會很歡迎你詢問空間的故事的
對於文筆及攝影
都不是很到位
但簡短的介紹
是真心實意的
關於其他餐飲及店內照片的旅行分享
也可以參考我另一同學的這一篇文章
新竹。內灣。聆聽著老屋的呼吸及味蕾上的精采 / Migration遷徙咖啡民宿
相關的活動及餐飲、住宿資訊可以參考
Migration遷徙咖啡民宿 FB 或是 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